西北师范大学“教改三期工程”实施纲要
发布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浏览量:3289 次 发布时间:2014-03-29
西北师范大学“教改三期工程”实施纲要
《西北师范大学“十五”发展规划及2010年奋斗目标》(西师党发[2001]17号)附件一
一、背景与条件
国家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使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并将得到适度超前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了甘肃省高等教育战略的调整,给我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
“九五”期间,学校实施“本科教改二期工程”,并结合“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使我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科教改二期工程”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研究、民族教育、教学管理等7个项目,经过五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一批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继建立,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初步得以应用,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精良、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为我校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学校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重组教学科研单位工作的完成,学校由校、系(院)两级管理模式转变为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的建立是实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交叉与融合的有效途径,随着校、院各自在办学方面职责的明确划分,赋予了学院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证。
进入新世纪,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一系列困难:首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变革对教师教育的要求更为迫切。其次,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学习终身化导致培养(职前教育)培训(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新体系以及教师教育体系的全面开放,对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提出了挑战。再次,学校在教学的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和困难,如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实践有待进一步深化;教学经费、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条件落后的状况需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能力仍需提高;终身学习体系和开放式教学网络有待形成。我校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西北师范大学“十五”发展规划及2010年奋斗目标》提出了紧抓西部大开发机遇,遵循高等学校发展规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速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广泛服务社会为根本宗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面适应甘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西北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5年行动计划》的项目任务,立足于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结合我校实际,在“本科教改二期工程”基础上,实施“教改三期工程”。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高教改革,“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改革必须以革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前提,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改革活动的全过程。继续深入开展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为中心的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学习、讨论,是教学改革提升层次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教改三期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面向新世纪,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学建设为主线,以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实践为重点,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为宗旨,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教改三期工程”的总目标是: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师范教育,推进学校综合化进程,形成较为完整的综合大学学科布局;加强素质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实施学分制,改善办学条件,改革管理、考核、评价等方式,建立高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教育教学的制度创新;继续完善面向新世纪课程体系,深入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和考研率;探寻稳定师资队伍和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有效对策,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中青年学术骨干,以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重点,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大投入、优化配置、共享资源,建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
三、项目与内容
(一) 学分制改革项目
1、加快实施学分制步伐,从2001级新生开始实行学分制。至2004年,全校学生均实行学分制。
2、实施学分制要在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计划、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大力转变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保证,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进行学分制相关内容的学习讨论,更新思想观念,为实施学分制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实施学分制,要体现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空的灵活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具体要实现:
(1) 实行选课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志趣和特长,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修读课程、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并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实施,逐渐实现学生选择学科专业,甚至选择学校;
(2) 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在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前提下,适度压缩必修课学时,可将部分基础课或专业课分不同层次开设,有些层次可以改设为选修课,同时大力开设选修课,使选修课比例至少达到25%以上,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3) 允许学生跨学院修读课程,也允许本科高年级学生选修相关硕士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实行跨校选课,达到学分互认。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获取一定课程学分;
(4) 实行主副(辅)修制、双学位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更多条件,修读另一专业或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扩展;
(5)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年限,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6) 实行导师与班主任并行制,并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作用,共同关心负责学生的全面发展。
4、把以知识传递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努力创造促使学生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环境,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室等全天候开放的管理模式。努力研究适应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系统,不再把考核的目的设定为单纯检验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创建诸如“等级+特长+评语”等多种评价模式,对德、智、体、美、劳各育在评价过程里的权重进行有效调控,以改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的各育之间结构性的缺失,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5、建立并完善综合教务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以校园网为支撑,融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排课选课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考核管理为一体,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共享,形成新型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二) 专业建设项目
1、5年内新增设20个左右本科专业,使本科专业由目前的40个增加到60个左右。新增设的本科专业要体现学科综合性、前沿性、新颖性。新专业的增设要进行充分地调查论证与研讨,增设社会需求较热门、较稳定,同时能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或经过适当努力可以具备开办条件的新专业。
2、开办新专业学校要统筹安排,鼓励跨学院联合申请、联合建设。充分利用拥有的本科专业自行设置权,学校可自主增设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类专业。某些专业不同的学院可以开办各自的专业方向,以发挥学科优势和培养急需人才。学校拟增设新专业名称及年度计划见附表。
3、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及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现有专业改造步伐。
(1) 教师教育类专业的改造:
继续办好生源广出路好的教师教育专业,并通过培养模式的调整,强化基础,着力提升专业服务层次与水平。
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改革试验,适当转换有关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向,优先占领基础教育综合类课程师资培养市场。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毕业生就业特点,预测未来几年内人才需求动向,适时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对于需求旺盛的专业增加招生量,对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减少招生量,或者间年招生。
(2) 非师范类专业的改造:
根据现设专业涵盖面较广的特点,学院需依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及社会需求,明确各专业的专业方向。彻底摆脱师范院校办非师范专业的局限,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下大功夫,认真研制具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紧抓学校超常规发展及贷款项目建设机遇,彻底改变现有非师范专业的实验实践条件,建立一些档次较高、功能较全的专业实验室,建立一批稳固的实习实践基地,使应用型非师范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 办学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项目
1、改变现有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逐步打通教师教育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招生与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模式、多层次。学院可根据自己的学科分布特点及社会人才需求状况,选择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及层次:
4年模式: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强化基础,根据学科特色设置系列专业方向分流课程,以拓宽口径。
3+1模式:学院招生时确定专业,前三年按非师范专业要求培养,三年后学生在本专业内自主选择教师教育或非师范专业方向继续培养。
2+2模式:学院招生不分专业,在一级学科或相邻学科范围内,前两年设置相同的基础性课程打通培养,两年后学生在学院内自主选择专业继续培养。
4+2模式:是以上各种模式中最终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继续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的本硕贯通培养模式。
2、认真研制学分制教学计划,充分进行调查论证,了解社会对人才智能结构的要求,参照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审视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思想为指导,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构建保证专业培养基本规格和学生个性发展所需的自主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3、利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成果,结合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要求,在“本科教改二期工程”基础上,继续完善和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达到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深厚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在某一领域具有坚实业务素质和卓越表现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提供课程层面的支撑。
4、建立校、院两级优秀课程建设制度。对各类课程制定建设标准,各学院从1—2门课程入手,首批建成优秀示范课程,并由点至面逐步推开。学校重点抓好公共核心课程及综合教育类课程的建设,各学院抓好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力争在5年内将所有的公共核心课程和80%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校级优秀课程。
5、加强综合教育类课程建设。至2005年建设200门左右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体现人文素质教育,追踪科学前沿、体现学生个性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全校性选修课程,设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素养、教育技能等四个系列。
6、加强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的改革,积极构建体现现代特色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体系,注重教育理论与学科教育学内容的建设。加强师范生从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技能的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改变教育理论与技能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
7、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全方位营造外语教学实践环境,结合外语语料地面卫星接收站和外语广播调频台的建立,建成多功能外语教学系统。不断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保证学生“早上机、多上机、不断线”。密切关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实施的层次性和不平衡性,适时调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顺利实现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衔接。设立分层次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供学生自由选择。大力促进外语、计算机与专业的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大学外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优秀率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联考合格率,提高学生应用外语和计算机的实际能力。
8、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把实验教学从依附于理论教学中相对独立出来,实现按基础层次、提高层次、综合层次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并设置一部分自选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定方案,独立完成,鼓励学生进行开发性实验研究。
9、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注重实效,充实内容、拓宽途径、改善体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核评价方式,努力完善“大德育”体系。
10、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监管力度。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的教材要求选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九五”优秀教材以及国家推荐教材,在教材的内容体系与深度上要向综合性大学靠拢。学校鼓励教师自编并出版各具特色的各种选修课教材,学校在选修课教材建设上予以经费支持。至2005年,自编出版全校综合教育类选修课程教材约50部,每个专业编写出版选修课教材约10部。
(四) 实践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项目
1、注重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所有课程的教学都依据“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增强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撰写小论文,定期组织科学讨论会、报告会。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创作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提高质量。要为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提供途径。
2、加强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和非师范专业的生产实习实践环节。在现有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实习基地建设步伐,满足学生教学实习的要求。各类专业,尤其是非师范类专业的实习时间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与社会实际要求的协调统一,适时灵活安排。采取联合共建等形式,让实习本身能够直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类专业的实习都要保证“质”和“量”,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专业实践时间要有较大的增加。
3、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结合校院多媒体电化教室的硬件建设,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并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自行开发课件或选用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学内容的调整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五) 教学研究项目
1、引导教师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深入进行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逐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加大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在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实质性研究成果,并付诸实践。
2、建立教学研究项目校、院两级立项,两级管理制度。院级立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是保证校级立项质量的基础,是广泛开展教学研究的根本,更是使研究成果能得到有效实施或推广的可靠保证。校级立项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能使院级优秀教学研究项目得到及时的培育和扶持,另一方面能对学校教改中意义重大的综合性项目进行联合攻关。学校每年划拨一定经费用作教学研究专项基金。
3、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要和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紧密结合。同时学校组织以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宗旨,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为重点的教学研究立项项目。至2005年,力争每个专业有3门课程开发出较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并积极引进优秀课件,使每个专业的基础课程有50%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4、至下一届教学成果评奖时,计划全校完成教学成果80—90项,力争1—2项获得国家级奖,有15—20项获得省级奖。
(六) 民族教育及教师教育特色项目
1、根据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教育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构建符合民族学生实际情况和民族地区实际需要,具有明显特色的新的民族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一套独特的民族教育教学体系。
2、扩大西北民族地区及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规模,使教师教育本科民族生年招生数达到300人,以函授教育为主的民族师资继续教育年培养人数达到600人。
3、加强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民族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建立5个“民族教育实验区”。
4、以“甘肃省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为依托,在省内全面开展远程教育试验教学,至2005年,远程教育规模达到1000人。争取成立国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中心,并有计划地开展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工作。
5、突破现有师范教育模式,构建以普通教师教育为主、成人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师资培养为两翼、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一主两翼” 新体系,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把培养重点转移到中等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面。
6、加大高水平中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其它研究生培养渠道,到2005年,培养400名具有硕士学位的中学骨干师资,力争使全省中等师范、省地重点中学和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区中学都有硕士研究生教师。开展未来骨干教师培育试验,每年从全校毕业生中选拔40名优秀学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进行强化培养,充实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
7、组织进行全省中学骨干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中学校长、教师资格和幼儿园园长等培训,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信息技术教育等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到2005年完成2万人的培训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争取依托我校建立相应的甘肃省培训组织和基地,形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8、充分发挥“西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作用,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和新课程教材开发编写工作;加强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和服务区建设,到2005年,在全省建立2—3个“基础教育服务区”或“教改实验区”,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示范;加强附中、附小、幼儿园建设,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办成全省一流示范性学校,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典范。
9、积极参与国家贫困地区教师援助行动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通过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渠道,援助贫困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有效地开展扫除文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特色的教师援助和扫盲工作制度。
(七) 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项目
1、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由质量保证、监控、评价、反馈四个子系统组成。
教学质量保证系统以学院主管领导为负责人,结合院教学督导小组实施日常教学检查,通过系主任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保证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定期对每位任课教师写出评语。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为中心,结合校教学督导委员会,通过听课、座谈、检查、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由校院结合进行,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主,开发研究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每学期对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由学生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试卷展评等方式对各类课程的考核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对考试试题的自身质量和学生答题质量的评价,对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论文、设计等)考核质量的评价。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以学生班干部或课代表为负责人,广泛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和教学改革方案,及时向院或校相关部门反馈。
2、加强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建设,规范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工作,形成完善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网络。结合学校教学检查、教学评价与评优、教学建设、学生教育等,开展督导工作,使教学督导网络在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中发挥监督、检查、指导和咨询作用,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稳步提高。
3、定期进行优秀教学奖例,激励高职称教师承担本科基础课教学,吸引优秀骨干教师承担核心课程教学工作,促使课程教学高质量、高水平。
4、开展院级教学工作评估,根据学科性质制定不同类别的评估指标体系,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促使各学院的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三个表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协调发展。
5、结合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认真修订《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管理规范》。进行制度革新,管理育人,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既规范又高效灵活的制度保证。
四、保障与措施
(一) 利用贷款建设项目,加强综合实验室建设。
1、进一步深化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改革,在原调整合并的基础上,加强结构调整和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合并,为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造条件。
2、加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使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电子技术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生物基础实验中心、教育科学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等八个实验中心达到“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使其成为“校级院管”的开放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3、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随着我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非师范专业的增多,使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成为“十五”期间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任务。分年度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生物技术、法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已有非师范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建设,并随着新专业的开办,同步安排实验室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4、加强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为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创造条件。“十五”期间重点安排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实验室的建设,并对支撑相关学科的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的“化学分析测试中心”的设备进行改造,并购置部分必需设备,增强其服务功能,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开放。
5、重点建设20个左右装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并有计划地配备部分能机动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加强外语教学设施建设,建成外语调频广播电台和境外卫星外语教学节目接收系统,促进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为学生学习外语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7、实施日元贷款项目,建成25000平方米综合实验大楼,完成实验室搬迁和布局调整。
8、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能够面向全校服务的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作为委托学院管理的校级实验中心要建立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制定《西北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
加强管理,落实实验室及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出台《西北师范大学关于加强资产管理的意见》,强调管理规范,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物质保障。
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探索补充和稳定实验技术队伍的办法和途径,建设一支素质好、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工作,建设项目必须在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资金投入的高效率。
(二) 推进校园信息化进程,加强现代教学基本设施建设。
1、全面建成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校园网(NWNUNET),形成由办公自动化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领导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系统、智能卡校园一卡通系统、视频点播与电视会议系统和扩展服务系统等部分组成的校园网应用系统。
2、建成西北师范大学校园网络教育平台,至2003年,我校完成至少50门课程的上网工作,以及开发出大量的自学辅导课件。并密切关注中国网上教育平台的建设进程,做到引(引进)建(建设)结合,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并为终身学习提供更为快捷的途径。
3、成立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开发中心,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本着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加快建设、注重实效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课件的制作与开发。同时为广大教师的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供高效的实践场所。
(三) 采取超常规措施,提高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1、设立引进人才专项资金,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新专业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吸引拔尖人才以多种方式来校或为我校工作。
2、改善教师学缘结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注重引进跨学科、应用型人才,扩大与国内外院校的合作交流。
3、增加专任教师数量,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到2005年,专任教师总量达到1000人以上,其中15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
4、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使各省级学科教授、副教授的保有量分别达到3名、6名以上,各校级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保有量分别达到2名、4名以上,其它学科努力达到1名教授、3名副教授的学术梯队要求。
5、鼓励和引导教师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内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大力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使学术带头人队伍达到60人,其中,10人在专业领域内全国知名,50人在区域内知名。
6、切实采取措施,制定倾斜政策,培养和造就一批研究水平高、经营能力强的应用开发研究人员,逐步形成队伍,促进学校的应用开发工作。
7、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研讨,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举办多层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
8、高度重视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逐步提升管理队伍的学历层次,造就一批懂教育、善管理、有远见的高水平现代学校管理人才,整体提高广大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使管理工作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四)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价值,提高基础教育服务水平。
1、组织力量开展适应甘肃及西北民族地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开发与制作工作,建成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网上教学资源库。继续发挥我校教育技术学科优势,面向甘肃边远贫困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以职业技术教育和扫盲为重点,研究、开发与制作有特色、高水平的电视教育教材,共同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做好“甘肃省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工作,在甘肃省开展远程教育试验教学,在试验过程中逐步确定3—5名远程教学主讲教师。至2003年,远程教育中心开始招生,正式进行远程教学工作。
(五) 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
1、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除把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外,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大学校园的文化品位与格调,籍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安排之中。加强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课、读书、听报告层面上,还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实践,只有知识内化才能形成素质。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形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以及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科学考察、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制度,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主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发展机会。
3、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实行“两证多书”制度。建立适合学生灵活多样发展的管理制度,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但可以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包括副修专业),而且在学习期间可以获得多种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执业资格证书、国家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
五、组织落实
(一) 由相关单位制定各自项目实施计划书,确定项目进程及项目负责人。
(二) 各学院制定本单位年度计划。
(三) 建立检查实施方案的各种制度。
(四) 全面检查、监督各单位在启动、实施、完成阶段的工作情况,并进行评价。
(五) 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落实教改资金。
(六) 做好“教改三期工程”的宣传工作,于2001年3月正式启动,拟于2005年12月完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