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靳健教授主持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 入选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线课程


 

近日,我校教育学院靳健主持、教育学院马胜科、李金云、赵晓霞、张永祥等教师参与承建的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顺利通过终期验收,成功入选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线课程。这是我校第一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线课程,也是全国高等院校语文教育类课程第一门上线课程。广大师生登陆www.icourses.cn进入“教师教育”频道点击课程名称,就可以浏览课程全部内容。

     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在第一批课程终期验收检查工作中,对靳健教授主持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的综合评价意见是:“本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努力培养合格乃至优秀中学语文教师应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定位明确,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和课程建设要求,体现教师教育课程特性。本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涉及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前沿理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热点问题,国外语文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国古代国学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成果,这就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先进性、前沿性。本课程在教学中尝试了语文模拟课堂、课例观摩、微格教学、参与式活动等学习方式,这就关注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安排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模块或教学单元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能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基本单元组织教学。内容结构合理,知识完整,逻辑关系清晰,有利于转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本课程突出了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建构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不同声音---案例探讨----资源拓展----专业反思’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本课程构建了‘四个维度’,‘三个方面’的考评体系,以期从知识掌握、问题探究、能力迁移、审美体验等全方位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规范、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课程建设的内容、资源系统完整,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精神和要求,能系统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了课程团队教学风采。课程模块结构完整,能够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对各类基本资源予以合理、有序的组织和配置,与知识点、技能点对应清晰,导航简明,方便使用者查阅、使用。录像声音播放清晰流畅。设计和制作的教案、演示文稿内容准确、系统、完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统筹、集成,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设计和制作的知识点及注释、教学要求、重点难点、习题作业、教学案例、试卷、参考资料目录等及其他类型基本资源,契合教学要求,内容准确,针对性、适用性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实质性帮助。拓展资源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对教学或学习过程是一个有力的支持。拓展资源内容比较充实完整,适应教和学的内在规律,具有较高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水平,应用于教学能产生实际效果。本课程知识产权清晰。主教材1部、辅助教材8部,全由课程负责人主编,课程知识点与能力点以及其它资源部分,原创性性比例很高。非原创性资源符合相关规定。与同类课程比较,本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增加了国外语文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国古代国学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成果。方法上建构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不同声音---案例探讨----资源拓展----专业反思’的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材的开发的成果比较突出,实施了教学档案上网工程。在以上方面有实质创新,具有鲜明特色,且这种创新和特色对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有显著作用。本课程的资源具有较好的共享性,能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推广应用,将对同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并对社会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有益帮助。”专家委员会对该课程团队的工作情况的评价是:“课程负责人责任心强,认真主持、协调课程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课程教学有特色,思路清晰,效果好,教学成效显著。组成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合理,课程团队职称高、学历高,团队成员在课程建设中各自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建设需要,能适度吸收其它院校教师和中学骨干教师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课程建设。”

        另外,由靳健、马胜科主编的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由靳健、李金云主编的教材《中学语文教科书设计与使用》、靳健专著《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论——中西文化对话视野的国学学习哲学》已经于201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全国有20多所师范大学使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