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深度贫困县支教实习实习感悟之二】愿做麦田守望者
转眼间,支教已有近一个月之久。想起刚到这儿时,一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我所支教的地方:东乡县车家湾乡中心小学。刚进学校,感觉不错,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整体条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差,学校该有的条件设施都有,电子设施齐全,相比于其他村校,我所在的这个学校条件都很好,然后第二天就开始了紧张的教学阶段。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全体同学站起来喊“老师好”,我不由地被震撼到了。看见他们那么可爱,听到他们洪亮的回答和嘹亮的歌声,我好像回到了小学时代。看到他们那充满着渴望的双眼,听着他们那稚嫩的声音,我有一种冲动,恨不得一下子把自我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们。支教近一个月来,经历了许多事情,点点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深思;经历了许多感动,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我走进了农村小学教育,了解了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农村小学老师的酸甜苦辣。
课余时间,与学生们一起聊天,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二年级的一个小女孩。我带她们的数学,班级学生都很活跃,孩子们都很喜欢我,而且课后都喜欢跟我说话。一开始,班里有个小女孩不交作业,我就跟她交谈,然后让她回家好好写作业,争取每天都把作业交上,她也很爽快的答应。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一直都不见她的作业,然后我再一次进行交谈,她哭了,她对我说:“老师,我回家写不完作业。”我当时很难理解,我想,我的作业也不多啊,而且每天留作业的时候都跟学生们商量,尽量给他们少留点,我就问她:“为什么呀,你能告诉老师吗?”她哭着对我说:“晚上回家就要看妹妹,家里人都很忙,没时间带小孩,就让我带,我只能把妹妹哄到睡觉之后才能吃饭写作业。”而且她说我要先写语文作业,写完就很晚了,数学作业有时候就没时间写了!当时我就感觉这个小女孩很辛苦,这么小就要负责照顾小孩子,而我们那边的学生们回家就各种理由,只写作业就行了,家里的事一概不管,而且家长们都在为了他们的学习而操劳。最后我跟她说:“你可以跟你家长商量一下,能不能先让你学习,完了再带妹妹,如果实在不行,你就能写多少算多少,但是你把作业第二天拿到我办公室,剩下的我给你辅导。”她很开心的答应了,而且每天都会来办公室让我给她辅导剩下的作业。还有一次就是跟四年级的学生聊天时,他们几个说:还是在学校舒服啊!我很好奇,当今的学生基本各个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厌学情绪,他们就这么热爱学习的吗?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他们都说,不喜欢放假,喜欢在学校,因为在学校就可以不用干活啊,学校放假的话基本都会去干农活,而且很累。我心想:这就是差距啊!让我感触颇深。
我们或许帮不了他们什么,但是我们尽力,这样我们心里才能消除些许不安,我们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至少我们能够带给他们希望。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影响。这种精神可能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着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种力量传播出去。我没有什么要去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按自我的内心去做,期望我确实能做点什么,哪怕是影响一个山区的小孩子,都会让我内心坦然、温暖、纯净。总之,期望我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我只是欣赏那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我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给我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与感动长存于怀。
在我看来,支教是时代的产物,是赋予给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煅炼自我潜力,带给广阔天地、升华自我的舞台;是加强修养、丰富涵养提高素质,进行自我准确定位的砝码;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主客观结合分析问题潜力、注重实践观念升华的阶梯。
最后,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与此类实践活动,也相信在此过程中我一定会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人格内涵,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指导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马祥成; 实习学校:东乡县车家湾乡中心小学;指导老师:翟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