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新文科 | 法学院新文科建设特色工作及未来规划

   法学院为了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法学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建设法治甘肃、增强综合实力、培养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凝心聚力、率先作为,积极推动新文科建设根据《甘肃省高校新文科建设“十项行动”》精神指引,现就法学院近几年推动新文科建设的特色工作和未来规划汇报如下:

   一、特色工作

(一)新文科协同育人创新行动

《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法学专业建设要深协同,破除培养机制壁垒。为此,法学院近年来积极创新卓越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丰富和提升实践教学内涵。

1.探索法学院与法治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机制

为了切实发挥法治实务部门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健全双向交流和联合培养机制。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等法治实务部门建立“联合培养卓越法治人才基地”“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多个专业性强、适应性好、稳定性高的联合培养基地。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与我院联合举行了数场“庭审进校园”活动,将法治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了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聘请法治实务部门专家64人作为实践指导教师,落实国家“双千计划”,先后派数名教师到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挂职。

2.探索跨国界协同育人机制

2013年起,法学院开始招收中亚五国留学生;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法学院签订联合培养法治人才协议,互派师生交流;参与商务部、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中亚国家法官研修”项目;邀请中亚国家法官代表团、德国法官代表团来校交流,助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二)新文科专业内涵发展行动

学院近年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优化院内师资结构,打造了“法治引领推动甘肃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高效新型智库、“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等多个研究平台,助力法治甘肃、平安甘肃建设。

         

1.注重智库建设,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有益补充,其在推动地方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中作用独特。近年来,学科倾力打造地方立法智库,亮点纷呈。

1立法智库作用突出。依托“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甘肃省地方性法规评价中心”“法治引领推动甘肃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新型立法智库,在事关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科技成果转化、黄河上游生态保护、辐射污染防治、节约能源等重点立法领域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

2立法智库声誉良好。目前,本学科共有8人担任省、市(州)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受委托起草完成了3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受聘参加了近百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论证,50多项立法建议、立法咨询报告被省、市(州)立法机关采纳,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省司法厅和各市(州)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立法研究和学术交流活跃。注重高水平立法科研团队建设,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立法研究成果;通过每年举办全国性的“地方立法理论与实务论坛”(每届论坛有150人左右参加),推动立法学术成果交流与转化应用,在全国立法理论与实务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4立法人才培养初见成效。创新立法人才培养模式,在法律硕士专业开设“地方立法实务”研究方向,已为国家输送了一批立法专门人才。

2.发掘西北法律文化资源,讲好敦煌法学人类故事

1)聚焦西北历史,挖掘法治资源。2019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强调,要加强敦煌学研究,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西北师大法学院“西北法律文化资源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心的目标定位——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包括敦煌法学在内的西北法律文化资源,为重构中国法学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历史法学人类故事进行资料准备。

2)构筑基地平台,夯实学术研究。目前,已建成“六位一体”的学术研究机构和高校智库平台:“一库”(西北法律文化资源数据库)、“一刊”(编辑出版《西北法律文化资源》学术集刊)、“一馆”(中国西北及中亚国家法律文化博物馆)、“一讲”(结合“淘尽法宝”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主题学术讲座)、“一剧”(将西北法律文化经典主题以情景剧、小品等形式搬上每年一届的“法韵晚会”舞台)、“一号”(创建并运营“西北法律文化资源”微信公众号<lcrinwc>)。

3)传承优秀文化,敦厚冷门绝学。西北法律文化资源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已与甘肃省法学会敦煌法学研究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创造性地将敦煌法学的学术资源融入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践之中。

3.瞄准国家战略,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学院受甘肃省依法治省办委托,目前正在承担中央依法治国办下达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法治保障机制研究”,充分发挥高校新型智库作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甘肃智慧。

(三)新文科名师大讲堂拓展行动

2019年国家宪法日,学院立足法学院办学优势,结合法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与甘肃金城律师事务所联合打造了“金城法律大讲堂”。自讲堂启动以来,学院定期邀请国内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界的著名学者和精英律师来学院作学术报告(目前共计20余场,共计约两千四百余人次参加该项学术活动),丰富了法学教育资源,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未来规划

(一)积极推动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行动

积极整合校内优势学科资源,开发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课程。与我校教育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建立“互联网+卓越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基地”,开发“教育法学”“人工智能法学”交叉课程,探索基于法学“新文科”理念的教学资源建设新路径。

(二)整合学院师资队伍,重视简牍中的法律思想挖掘

充分利用我校简牍学学科深厚的历史积淀、鲜明的特色优势,学院拟组织研究团队深入挖掘简牍中的法律思想,升级改造中国法律史专业,打造甘肃特色冷门绝学专业。

(三)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法学专业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教育理念在法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持续引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庭审等法治实务资源,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继续做好“非法证据排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与应用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