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西北师范大学第四期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纲要

西北师范大学第四期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纲要
西师发〔2006〕127号
二○○六年九月十九日

      一、背景与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学校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连续实施了本科教改一、二、三期工程,推动了学校的各项改革,学校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得到快速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第三期教改工程实施期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成绩显著。2003年,学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全面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教学建设力度、加强教学管理规范,获得了评估优秀的结果。
      ——学分制教学管理。从2001级本科学生起实施学分制,建立了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较为完善的学分制管理制度体系与课程体系,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格局。首届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本科学生于2005年顺利毕业。工程实施期间,有105人参加副修本科专业的学习,627人获得副修专科毕业证书。
      ——师资队伍建设。教授从113名增加到18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93名增加到165名,专任教师从1099名上升到1208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42.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3.8%,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40.2%;教师年龄、职称、学缘、专业结构趋于合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得到落实。
      ——专业建设。新增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新闻学、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科学、旅游管理、科学教育、日语、制药工程、哲学共11个本科专业,英语、历史学、旅游管理专业分别增设“翻译”、“历史与社会”、“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涉外旅游”及“国际交流与涉外事务管理”6个专业方向。本科专业达到51个,从涵盖8个学科门类增加到涵盖9个学科门类。
      ——课程建设。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39门,其中18门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部分学院设立了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综合教育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由教改三期工程实施前的82门增加到208门,选修的学生达7.2万多人次。
      ——教材建设。编写出版教材136部,其中《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获全国高教优秀教材二等奖,《化学化工信息及网络资源检索与利用》荣获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高等代数》、《结构化学》确定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光度分析中的高灵敏反应及方法》等教材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学校批准教学研究立项项目13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2项,学校奖励校级教学成果奖98项。
      ——教学条件。投资6600万元、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8290.57万元,目前学校现有5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8126.96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984.16万元。
      ——学术科技活动。全校共组织举办各类讲座、报告1233场,参与人数20.78万人次;学生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24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2项;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2人分别获得全国第9名和第22名。
      ——民族教育。年招生人数由150人扩大到300人,招生范围由西北5省区扩大到西部10省区;民族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目前,“教改三期工程”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巩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果,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在总结一、二、三期系列教改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实施第四期本科教学改革工程。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学工作全局,以质量提升为主线,贯彻“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确立新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建设,完善教学保障体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优化教学过程,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学校向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全国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的转型。
      主要目标:以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初步构建符合现代教师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建立一支适应教师教育改革需要的师资队伍,完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基本实现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分离,教师培养达到“双高”目标,即专业教育达到高水平,教师培养达到高质量,并使其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者。
      ——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凸显专业特色,提升学科专业教学水平;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整体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争取有一定数量的学科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和促进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加大选修课建设力度。大量增开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课空间;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优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尤其是学生选课系统,提高服务能力,编制有特色的学分制选课指南。
      ——突出民族师资培养特色,提高民族师资培养质量。按照“分类培养”原则,完善少数民族师资培养方案,合理设置适用于民族学生特点的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少数民族学生达到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健全校院两级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督和反馈机制,逐步形成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立项培育教学研究成果,争取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教学研究成果。
      通过第四期本科教改工程的实施,形成教师教育优势突出,民族师资培养特色鲜明,多学科、综合性的本科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使本科生就业率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考研率力争达到20%,毕业生有较高社会评价。
      三、项目与内容
      (一)教育思想观念
      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展全校各级领导和教职员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根据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新要求,深入研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探索构建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奠定统一的、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树立新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基础理论专业要持续提高学科专业培养标准,应用型专业和工科专业要大力强化对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整体提升本科学生的考研率、就业率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落到教学工作实处,并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
      1、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有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参加的围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重大办学问题的理论及工作研讨会;每学年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和高层次管理者为全校教师介绍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每学年编印一定数量的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学习材料。
      2、学院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要加强与省内外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每学年要组织有全学院教师参加的教学研讨会,推动学院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3、各系(所)结合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要积极参加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相关的各类学术研讨会议,借鉴和吸收先进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每学年要召开有关专题会议,研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二)人才培养模式
      以教师教育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和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多规格、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1、深化改革,构建符合现代教师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吃苦耐劳、乐观自信、一专多能、敬业爱生”的新型教师。师范类学生培养达到“双高”目标,即专业教育高水平,教师培养高质量。
      2、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分离。教师教育实行“4+0”模式,即学生在校4年学习期间,完成专业教育任务,专业教育水平达到综合性大学同类专业培养标准并获得相应学士学位。同时,在4年学习期间修读教师教育类课程,达到教师培养的专业化要求,具备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条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待条件成熟后,教师教育逐步向“4+1”和“4+2”模式过渡。  

专栏1    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进程

2007年9月,按照新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完成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分离培养。
  
2008年9月,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音乐、美术、政治等学科实现分离培养。
    2006年9月起,部分学院新招的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论研究生的培养,由教育学院承担。
   
2009年9月起,除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体育学院以外,全校招收的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论研究生的培养全部由教育学院承担。

       3、学院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灵活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在完善和推广现行“2+2”模式的基础上,拓宽思路,探索建立大文、大理平台基础上的优秀拔尖人才基地班培养模式。
      4、在规范主副修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急需和特殊人才成长的需要,在适宜专业开设专门人才班;也可根据专业需要,特殊专业试行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在校学生进行培养的模式。   

专栏2    人才培养模式

2+2”模式——在教育学院、政法学院试点“2+2”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经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旅游学院等有实施条件的学院推广“2+2”或“1.5+2.5”培养模式。将“1.5+2.5”模式作为“2+2”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鼓励试行并不断完善优化。
     
4+0”模式——4年学习期间,完成专业教育任务,同时完成教师教育。
     
4+1”模式——会同教育学院,在探索与完善“4+0”模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试行“4+1”模式,即4年完成专业教育,获得相应学科学士学位,1年完成教师教育,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
     
4+2”模式——协同研究生学院,在做好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试行“4+2”本硕贯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专门人才班模式——在总结WTO专门人才班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选择适宜专业从在校一、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培养专门人才的模式。
     
基地班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我校学科优势,探索建立大文、大理平台基础上的优秀拔尖人才基地班培养模式。

      (三)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改造,稳妥增设新专业;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明确专业定位,科学确定培养目标,改革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改善教学条件,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开展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1、调整专业结构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为依托,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合理进行专业改造;加强基础性学科专业,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积极发展边缘、交叉性学科专业,限制发展社会需求小、就业率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
      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加强招生计划论证,优化生源结构,拓展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专业范围。
      2、开展重点专业建设
      通过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一批基础雄厚、特色明显、社会需求旺盛、培养质量高的专业作为学校重点专业,加大投入,积极扶持,重点建设,力争将其建成学校一流、省内知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业。至2010年,根据专业发展水平,完成15个左右学校重点专业的建设任务。
      3、增设新专业
      加强新专业申报论证,按照“先规划建设、后申请增设”的要求,遵循“成熟一个、增设一个”的原则,在广泛调查、深入论证、先期建设的基础上,稳妥增设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新专业。加强学校对增设新专业的统筹协调,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鼓励跨学院联合申报、联合建设。至2010年,本科专业总数达到60个左右。
      4、修订教学计划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思想为指导,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保证专业培养规格、体现专业特色、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计划。
      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基础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通识教育,提高专业培养标准,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为提高考研率奠定基础;应用型专业要科学定位,课程设置要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切合度,为提高就业率奠定基础;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技术操作性要求,充分体现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强化与企业、公司的联系,突出生产实践基地的作用。应用型专业、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专业特点,要区别于基础理论型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以往偏重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增大有利于培养、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课程比例。

专栏3    教学计划修订

指导思想——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结构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凸显专业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课程基础。
    
修订原则——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为指导,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思路,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保证专业培养规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整合课程资源,体现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教学管理要求,保持选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数量,拓展学生选课空间,为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以现代教师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本着“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基础理论专业、应用型专业、工科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凸显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专业培养标准。
   
课程结构——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设计“学校——学院——专业”三个课程平台,构建“平台模块”与“必修选修”相结合的矩阵结构课程体系。

      5、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教师教育改革要求,积极开发符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我校特色、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终生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以及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资源。

专栏4    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2006年底,全校开发出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应达到30门以上,其各门课程的标准、课件等应齐全;2007年底,全校开发出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应达到50门以上;2010年,全校出版30部以上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教材。
    
学校图书馆应订购中小学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多媒体资源等,供教师、学生研读。
    
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要积极组织力量,收集中小学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电子资源或网上资源,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教育网络资源。

      6、开展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启动重点课程建设计划,制定重点课程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以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和各专业基础主干课为主,校院两级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分期分批立项建设,每个专业每年要有1—2门课程申报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至2010年,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全部建设成校级重点课程,每个专业至少要有5门课程建成校级重点课程,全校重点课程达到240门左右。

专栏5    重点课程建设

建设目标——重点课程建设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重点建设和培育学校优质课程,着力凸显课程特色,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重点课程建设应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满足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
    
建设规划——重点课程建设实行分期分批立项建设的原则,每个专业每年要有1-2门课程申报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至2010年,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全部建设成校级重点课程,每个专业至少要有5门课程建成校级重点课程,全校重点课程达到240门左右。
     
课程管理——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期为1年。重点课程建设实行课程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和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各学院院长和主管教学院长是本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领导责任人,承担本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领导责任,负责重点课程建设的指导、督促、检查和协调工作。课程负责人即为课程建设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课程建设的各项组织和研究工作,带领课程组成员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精品课程,抓好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建设一批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精品课程。加强管理,加快建设步伐,完善学校精品课程网站。至2010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0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争取建设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7、加强全校性公共课建设
      以“思政课”课程设置改革为契机,整合课程资源,精选课程内容,培训授课教师,讲求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注重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总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推广成功经验,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加强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特别是从互联网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落实教育部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新要求,在开设好一、二年级大学体育课的同时,重视高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开供高年级学生选修的体育类选修课,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8、加强双语课程、网络课程建设
      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在适宜的专业,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专业,保证每学期开设双语授课课程,其它专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双语教学,至2010年,全校实现50门左右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的、适宜于本科学生修读的网络课程资源,拓展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为学生网上修读学分提供条件,至2010年,全校建成20门左右网络课程。
      (四)实践教学
      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高度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构建和完善现代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以“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共享、注重效益”为原则,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规范实验室管理,完善校级实验中心校内共享的运行机制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校内外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努力创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一步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多方筹措资金,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适应办学规模扩大及新增专业、新设实验课的教学需要。
      实验教学围绕“内容、方法、手段、建设”四个方面开展改革与建设,继续调整和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围绕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三个目标,科学论证设计各学科和专业实验教学方案,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与建设力度,提高实验项目质量;改革实验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实验过程;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独立操作能力;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试验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通过选留研究生充实实验队伍,实行选留研究生兼职实验室工作的制度,逐步实现实验教学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一体化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2、强化实习环节
      师范类专业要增开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加大教育实习工作任务,完善“课堂训练—微格试教—校外实习—总结提高”的教育实习模式;在实习成绩评定环节上,增加“教学设计”内容,培养学生课堂教学创新能力;适应教师教育改革需要,整合教育实习基地,建立教师教育分离培养后教育实习组织与管理的新模式。
      应用型专业、工科类专业要继续完善专业实习大纲,充实实习内容,规范实习过程,增建实习基地,拓宽实习渠道,增加实习时间,提高实习质量。建立与企业、公司的联系与合作制度,根据企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实习方案。至2010年,各类专业实习实践基地达到180个以上。 

专栏6    教师教育分离培养后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

教师教育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和见习。
    
所有选修教师教育的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必须由教育学院组织进行微格教学的试教练习。
    
教育实习由教育学院具体负责。教务处、教育学院要加大教育实习改革力度,制定教育实习改革方案,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所有选修教师教育的学生,在教育实习结束后应开展“教学设计”,即按照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一节课并开展具体教学。教育学院应组织教师、学生听课、评课,根据教案设计和教学效果评定成绩,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
    
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和各学院应积极组织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从师技能的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推行学年论文制度,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推行学年论文制度,设立学年论文学分,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提高选题质量,加强教师指导,规范论文写作,严格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环节。在部分专业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点,继续执行和完善毕业论文(设计)抽查制度,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4、重视科技文化活动与学科专业竞赛
      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大型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竞赛活动,积极举办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推动创业教育,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学分制教学管理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提高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服务能力,拓展选修课资源,加强学风建设和教学管理,探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途径
      1、根据教学改革与管理需要,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优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尤其是学生选课系统,提高服务能力;编制以学院信息、专业信息、课程设置、课程简介、修读要求、毕业学分要求等为主要内容的分学院、分专业的学分制选课指南,为学生合理选课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2、通过政策导向大力扩展课程资源,发挥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投入经费支持,建设大学科综合课程,保证新修订教学计划中大学科综合课程足量开出;增大综合教育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开出量,力争每年新增综合教育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20门以上,至2010年,开出综合教育类选修课的总门数达到300门左右。加强学院各专业选修课建设,各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列出的拟开设选修课学分与必修课学分的比例要达到1.5:1;至2008年,各专业实际开出的选修课学分与专业必修课学分的比例达到1:1,至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1.5:1,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保障。
      3、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建成“西北师大本科教学在线”网络平台,并使之成为师生获取教学信息、开展网上课程学习和相互交流以及学分制宣传的现代教学信息平台。
      4、积极探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途径,使导师能够真正起到对学生的“导心、导向、导学”作用,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加强学分制管理制度下学生的学风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
      (六)教学质量监控
      健全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督和反馈机制,逐步形成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明晰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职责,建立校院两级质量监控体系
      制订《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岗位职责》,明晰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各层级的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学院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方面的实体地位和工作职能;适应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新需要,适时修订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调研制度,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机构和教学管理机构的职能,对教学各环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完善学生评教系统,健全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制度,公布教学评价结果;加强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定期召开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座谈会,拓宽教学意见反馈渠道,并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信息反馈机制。
      2、建立教学基本状态信息采集、公布制
      学校每学年对各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督促学院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和加强。
      3、启动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工作
      制定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促建,推进全校专业建设质量与专业教学水平整体提高。至2010年,完成对全校所有专业的专业建设质量评估。

专栏7    专业建设质量评估

指导思想——评估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评估目的——通过专业评估,全面了解我校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发现和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推动专业基本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为学校本科重点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组织保障——专业评估工作由学校统一部署,教务处组织实施。评估专家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以及聘请的校内外专家组成。教务处负责专业建设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等事务。各学院的党政一把手是专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院长与系主任是专业建设的直接负责人。
    
实施计划——2006年,制定《西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西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2006年起,每年开展一次专业建设质量评估,5年之内完成对全校所有本科专业(招生未满三届的新增专业除外)的评估。专业数目较多的学院,5年之内分两次完成所有专业的评估。至2010年,完成对全校所有本科专业(招生未满三届的新增专业除外)的建设质量评估。


      4、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改革课程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倡导灵活有效、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考核,提倡以口试、开卷考试、操作考试、课程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课程考核。
      5、完善教学研究项目的检查评估验收制度
      建立教学研究项目研究进展的监控制度,形成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的检查评估机制,提升研究水平,培育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
      (七)少数民族师资培养
      1、修订民族师资培养方案
      加大调研,充分论证,根据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教育的要求,按照“分类培养”的指导原则,修订少数民族师资培养方案,构建符合民族学生实际和民族地区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一套独特的民族教育教学体系和适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
      2、凸显民族师资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少数民族师资培养要继续强化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努力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根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体现少数民族教育特色的课程,提高民族学生为当地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优化生源结构,扩大民族师资培养规模,拓宽专业范围,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八)教学研究
      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教师教育改革的研究,加大经费投入,狠抓过程管理,以教学研究立项培育教学成果。
      1、教学研究立项要从教师教育改革、重点专业建设、重点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验教学、见习实习、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民族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开展,鼓励和吸引广大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中。
      2、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重视立项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注重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的创新性、应用性和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性,鼓励和扶持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应用,对研究成果突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项目予以重点资助。
      3、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工作,至2010年,全校资助教学研究立项项目120项左右,争取获得30项左右的省级教学成果和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确保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
      1、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地位,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是本学院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院长是本学院教学质量直接责任人的制度。
      2、学校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讨重大办学问题;不定期召开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新专业增设、招生计划论证等专题会议,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学院主要领导每学期召开2次以上专门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会议。
      3、落实教学奖惩制度。完善各类奖励制度,加大教学奖励力度,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贯彻执行《西北师范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实行教学质量问责制。
      4、加强各专业(特别是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数量和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科研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落实。重视师德建设,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教师德才兼修。
      5、严格执行高职称教师讲授本科课程制度,60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生课程。
      6、加强专业教学条件建设,尤其是新办专业实验室建设,及时补充因招生规模扩大和新开课程所需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建立公共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公共教学资源使用效率。
      7、加强学校图书馆、各学院资料室的图书资料建设,尤其是新办专业和新开设课程图书资料的补充。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资料室图书资料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优化,既避免重复浪费,又做到互相补充。
      8、学校出台激励课程资源建设、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的政策性措施,为学分制下的学生选课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
      (二)整合教师教育资源,理顺关系,确保教师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培养的实现
      1、实现教师教育师资的整合,将分散在各学院的教师教育师资相对集中到教育学院。凡暂时不能调入到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师资,可实行双聘兼职。
      2、对教师教育的师资特别是新调入的师资进行专门培训,学校鼓励教师教育师资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校每年在博士生招生计划中安排2-3名专门指标,用于培养急需的教师教育师资。
      3、学校加强对教师教育改革的领导,按《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行动计划》要求,明确各部门、各学院职责,分工协作,确保教师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教改工程顺利实施
      1、学校投入1000万元用于第四期本科教改工程和教学实验室建设,保障工程项目的全面落实,学院要保证有一定比例的自筹经费用于本科教学。
      2、学校增加教学业务费,保证生均经费逐年增长。学校学费收入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20%。
      3、设立不低于当年教学业务费30%的教学专项经费,保证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奖励等。
      (四)合理设置教学机构,增加教学管理人员,为教学管理提供组织和人力保证
      1、健全和完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机构,设置学院教务管理办公室,核定岗位职数,明确教学秘书管理岗位的待遇。
      2、充实教学管理队伍数量,提高管理队伍学历层次;加强教学秘书的业务培训提高,确保对本科教学的协调、管理、监督和服务。
      (五)拓宽办学空间,改善教学条件,推进教学资源共享
      1、拓宽学校办学空间,科学规划新校区建设,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实现新校区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本科教学工作提供足够的空间。
      2、推进资源共享,提高综合利用效益。建立学校公共教学资源中心,统筹学校公共教学资源;建立化学化工、生命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资源共享;建立适应资源共享、促进学科融合与发展、带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培育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制度与机制;建立和完善院级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形成面向学院和其他相关专业共享使用的机制;以专业实验室、研究室(所)、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研究中心等为主体,建立培养高年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中心。
      五、组织实施
      (一)学校成立“第四期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实施领导小组,指导教改工程的组织实施。教务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落实。
      (二)“第四期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于2006年9月正式启动。
      (三)各学院及有关部门于2006年10月制定本单位的实施计划及分年度计划。
      (四)2008年秋季学期组织中期检查。
      (五)2010年底验收总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