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案例分享 | 美术学院:《建筑速写与表现技法》教学案例

   正当疫情期间,全国上下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保证防控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学习无延期”,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根据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和西北师范大学有关教学管理文件精神,在学校、学院开展的系列课前教师培训后,学院所有课程如期在“云”端开课

在“云”端授课,老师们当起了“主播”。在体验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摸索这种网络授课的方式。或许这次疫情正式开启了真正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无论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次“教学改革”。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平时的课堂也是理论+实践+实验的结合,如何在“云”端实现讲述理论的同时又演示技法实践和探索实验成了一项挑战。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速写与表现技法

课程性质:设计专业必修课

课程时数:84课时

授课班级:2018级环境设计2班

任课教师:刘勇

开课时间:第1周至第7周,每周四-五,1-6节

一、课前阶段

    1.完善适用于网络授课的课件,重新编辑制作适合网络

授课的

课程电子版临摹范本

《手绘资料集》共计100页;

2.通过微信群与学生班级沟通,在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课件,进行课前准备和答疑;

3.准备并调试网课硬件和软件(电脑、话筒、高拍仪、雨课堂、腾讯会议、录屏软件等)。

二、网络授课过程    

    1.课前15分钟打开并调试所有软硬件,在微信群发布雨课堂二维码和腾讯会议连接,等待学生进入;

2.采用两台电脑(一个播放雨课堂课件、一个做共享屏幕和视频直播),用雨课堂+腾讯会议+高拍仪授课的方式,雨课堂课件播放+腾讯会议共享屏幕+高拍仪直播手绘技法步奏全过程,再用录屏软件把全过程进行录制,课后发给学生回看。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直播手绘技法+课件理论讲解+回看,能够较好的掌握手绘技法的每一步

三、课后阶段

在课后安排大量的手绘训练作业,基本每天都有手绘训练的作业,由浅入深由少到多,每天晚上8点在雨课堂发布当日作业提交,在云端查看每天学生的作业并做答疑,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问题和情况进行讲解。

四、课堂效果和问题

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通过直播手绘技法+课件理论讲解+回看,能够较好的掌握手绘技法的每一步。种方式,让在传统课堂放不开不好意思的学生们放的开,更主动的提问和参与讨论,参与程度比系统课堂要高。但是学生进行技法练习的过程老师们看不到,不知道学生们在哪一步会出错会有问题,没法去监督,也不能掌握学生们的需要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这也是网络课堂无法完成的一个重要的课堂环节。学生反馈过程中发现,学生们需要课堂的监管,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老师随时纠正技法错误,指出问题。

五、网络授课经验分享

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网络授课所用到的各种软件和硬件,集软件之所长,灵活综合应用,授课过程中在不同的需要下切换各种软件。最少有两套方案,已备网络拥堵时切换方案。;其次,要完成适用于网络授课的课件和资料,网络授课和传统课堂所用到的课件是不一样的,设计制作适合网络的课件达到课堂授课的效果;然后,示范实践环节的技法、步奏、过程等,通过外接的摄像头(高拍仪或其他设备)来实现直播;最后,通过网络版的“五个环节”把疫情下的网络课上好,达到学习效果。

疫情下,网络授课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可以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介入课堂,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通过云端平台管理教学。虽然网络带来便利和革新,但网络也满足不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教育最核心的情感问题、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网络带来的弊端、在线教学的时长和形式、课堂管理与监督等等。

疫情终将过去,新技术对教育的冲击无法避免,希望开学后能够在教室中实现线下与线上混合教学,这是一个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也希望学校给予大力支持,跟换适合混合教学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希望在疫情下网络授课的改革能在真实课堂上继续延伸。未来已来,协同合作,教育才能拥抱未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