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教学感悟 | 田晓菁:只要准备好,哪里都是课堂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老师们都必须将教室转移到“云端”。这对于我们这些老教师来说真是一种挑战,从开始的彷徨和焦虑到后来的淡定和自如,从听过的翻转课堂到后来的亲自体验真是感悟良多。雨课堂教学已实施两周,原以为直播会尴尬无趣,一个镜头怼在面前,屏幕冷冰冰地生生划出距离感,但当学生们的弹幕齐唰唰地滚动时,伴随着一声声问候,一声声感谢,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师生虽远隔千里但感觉就在眼前。自由多元的平台创造的可能性再次表示,只要准备好,哪里都是课堂,距离隔不开爱。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体验,和老师们共同分享,共同学习。

在假期参加雨课堂培训时,老师说雨课堂操作很简单,只要有PPT就能在雨课堂上课。当你真正进入雨课堂时才发现,如果用原有的PPT来给学生讲课,那一定没有办法把控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课前的教学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讲授的章节要划分出重点和难点内容,哪些内容是学生自学的,哪些内容是需要老师去讲解的。老师要舍得“割肉”,内容要精简、精简再精简。自学部分可以选择性地给学生推荐雨课堂中的慕课,或者中国大学慕课的内容,当然还有电子版教材,要求学生记笔记,然后投稿到雨课堂以备老师检查。 

这里要注意,一是预习内容要具体明确;二是给学生推送的预习内容要适量。其次是课中,备选了两套方案:雨课堂+企业微信,预防网络拥堵。网上授课不同于线下授课,不在教室不见面,大大降低了老师的吸引力,同时,用学生的话来讲可以以任何姿势听课。所以老师课堂的带动就显得特别重要。我的做法是,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有一个互动,发弹幕、投票、做题、投稿,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在课堂上也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另外,时间可以控制在15-30分钟中为宜,课间休息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最后说说课后,每一章内容讲完要给学生在雨课堂发小测试,有客观题,有主观题,限定时间完成,快到时间会发提醒,保证全班同学都能完成试卷。到下次上课可以抽一些时间把答错率高的题目讲一遍。另外,布置观看一些和课程有关的纪录片,看完在雨课堂的讨论区讨论或者写读后感在雨课堂投稿。在这里,我想借用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总结的网课原则:“成效为道,数据为器,交互为体,直播为用”,我想,坚持好这个原则,一定会上好网课。

总之,雨课堂是一个特别好的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借用这个平台完成教学五个环节;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转换我们的教学理念。待到开学时,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真正走入智慧课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