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经验分享 | 马正国:在线教学的成功源于每一堂课程的精心设计


特殊时期,根据学校及学院关于开展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工作的全面部署,自2月初本人积极投入到在线教学,从最初的如何基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到现在怎样上好每一堂在线课,一直是我思虑的焦点。根据舞蹈专业学生的特点,不断思索与调整授课内容及方式,经过几周的时间,所授课程运行情况总体良好,能够较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在线教学的成功源于每一堂课程的精心设计

2月20至22日期间,我对所带班级进行首次在线教学网络测试,发现听课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很多家长,瞬间意识到网络在线课不仅是给学生的线上课程,更是教师面向学生家长的公开课!这就督促老师更要精磨每一堂课,而上好在线课程的关键是课前对教学的精心设计。

首先,优化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线上教学由于环境等因素,对学生注意力干扰较多,学习效果定会影响因此我重新研读和分析教材,凝练教学内容,将授课重点分割成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讲授尽量维持在5分钟左右。在每个后插入精心设计的思考交流题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随时掌握学习动态。

其次,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和性质配备相应的慕课。学生通过课内讲解与课外慕课的自主学习,强化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两周在线课程运行,通过学生的交流与作业的反馈,发现学生已经完全适应,甚至有些课程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线下教学。在慕课的选择上,根据舞蹈专业学生的特点,精选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课程及北大、北师大等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过优质资源让学生感受名校、大家对同一知识点的讲授和理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多元化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二、知识点的安排贯穿于在线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预习:考虑学生没有教材,因此授课前一天通过拍照形式将教材内容发送至微信群,同时通过雨课堂发送课前预习PPT。在预习材料的发送中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凝练预习重点,学生预习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内,防止长时间的无效预习,给学生增加过重负担。

课中讲授:线上教学区别与线下授课,不能长时间的满堂灌,所以根据课前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教师的讲课时间尽量控制在1学时左右,在这1学时的授课中,通过雨课堂弹幕功能或企业微信语音交流的形式,随时了解学生听课效果,给予激励性评价并做好记录,用公开的过程化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剩下1学时的在线课堂,推送学堂在线慕课的相关章节及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作业,下课时提交,教师逐一审阅并反馈。其目的在于拓展学习范围与深度,同时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后复习:根据授课知识点的难易梯度、学生的理解程度等综合考量,适当推送雨课堂课后复习资料,强化学习效果,但不是每一节课后都推送复习资料。

与线下教学相比,虽然个别课程由于设备的局限及环境等原因,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大部分在线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总体来说,线上教学不仅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同时线上教学的尝试也为师生开学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