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 温兵、汪冲:武术课在线教学设计与实施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给广大教师带来一次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各学科、各领域、各专业的一线教师,都在因时、因地、因学情,而运用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与老师们、学生们在电波信号之间探索交流。在教学实战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逐个解决问题的同时,相应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技能、教学水平。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近期在网络授课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以及问题。
在接到学校统一部署安排的文件精神后,马上就投入到课程设计的思考上。在线授课之前,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如何在线上好一堂武术课?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来保障课程顺利开展?如何设计好课程的具体实施?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突发问题,备选方案有哪些?
1.课前准备
第一,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来入手:体育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在线教学要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虽然体育课程也有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但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肢体的运动上。
第二,根据学生上课环境设计教学内容:短时间内,与汪冲老师共同创编出三套适合居家练习、简单易学、调身调息、兼顾周身的健身功法:《健身五行功》(男士版和女士版)、《五禽戏亲子操》。三套健身功法符合学生居家运动的条件,达到“拳打卧牛之地”的效果。并在网络授课之前,央视新闻频道、甘肃日报(新甘肃)、甘肃省体育局官方微信平台、西北师大官方微信平台、以及抖音、微视等各大媒体、自媒体中广为传播,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公众认可。
第三,根据教学器材、设备限制等因素,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注重人体自重类素质练习(徒手练习)。例如:可原地完成的上下肢力量、柔韧拉伸、旋转跳跃、平衡控制类动作,以及在床上就可以完成的腰、腹、背肌等核心力量练习。实践证明,这些教学内容在实际授课中运动效果明显,且易于操作,便于师生互动,非常符合这次疫情期间的网上在线授课。
第四,多平台、多技术、多方案准备。除雨课堂在线授课之外,后备教学方案还有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智慧树等平台,并提前在手机和电脑中下载安装客户端。开展在线教学之前,做到提前模拟授课,掌握各平台的使用操作流程,熟知各平台操作的利弊关系,增加了新的教学应用技术手段。在备选方案中,除了可在线直播授课的平台之外,主动联系了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找到本专业在线网络课程,促进了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沈阳体育学院蒲玉斌老师“学银在线”平台的网课《为生命做加法的健身气功》、理工大学姚建文老师智慧树平台的网课《健康中国我行动—传统体育养生篇》。通过电话、微信联系智慧树平台的客服人员,提前将适合这门课程的两个班级学生姓名、学号等信息数据导入智慧树平台,设定好课程计划,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教学环境的布置与准备。体育课程在线教学还是需要相对宽敞明亮的教学环境,利于动作的多角度视频示范教学。布置好电脑镜头、手机镜头的摆放位置,将家中客厅的家具进行重新摆放,铺设武术地毯,清理背景墙面,布置好在线教学的场地和环境。
2.课程实操
在第一周的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很多突发状况,估计和各位老师遇到的问题一样,我是这样解决的:
首先,网络拥堵造成雨课堂平台不稳定,视频直播教学时画面卡顿、语音与画面不同步,动作有延迟等问题。我采用的办法是通过雨课堂发布PPT教学课件,让学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预习自学,之后开启雨课堂授课中的语音直播功能,进行课程内容的语音讲解和引导。如此,就解决了画面卡顿延迟、语音与画面不同步,而造成的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其次,及时观察到学生运动状态和反馈才是本次网络授课的难点。我通过雨课堂+企业微信视频会议,同步切换平台进行教学。如此,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掌握学生的运动状态,做到因学情施教,调整授课节奏、纠正到每一位学生的技术动作。这样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学生有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运动,是否达到合理的运动量,技术个动作是否正确等问题。尽量营造出接近于线下授课的教学效果,如此,最大限度的解决了师生即时互动的难题。
3.课后作业及教学反馈
了解到学生经常会全天在电脑、手机屏幕前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造成眼部视觉疲劳,精神压力大等问题。课后作业采用让学生闭目站桩、调理呼吸等运动方式,要求学生每天尽量闭目站桩10分钟左右,达到缓解压力和视力问题。
其次,结合学生家庭环境因素,尽量布置在室内复习、强化练习的内容,兼顾带动学生家庭成员一起完成锻炼。例如:带领父母兄妹等亲人共同练习太极拳十三桩、静止力量练习等,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但提高了学生技能掌握,更加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学生在通过辅导家庭成员锻炼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
最后,希望大家在疫情未解除期间的教学、生活一定要劳逸结合,每天进行室内的体育锻炼,及时闭上自己的眼睛,舒展身体,放松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