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五育”并举 | 2023年推进“五育”并举工作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平台建设,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工作委员会职责,落实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学院)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和统筹协调机制。教务处牵头,落实《西北师范大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各委员会、职能部门认真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全力确保五育并举改革顺利进行,扎实推进项目落实落细。

二是强化制度落地。落实《关于完善“五育”并举统筹协调机构的通知》。10月下旬召开2023年“五育”工作总结会及2024年预算工作会议。各委员会陈述2023年度工作任务执行情况,2023年已投入190万元建设16个普惠性五育项目,通过网络公众号直播等信息化手段,受益学生达到全覆盖。并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获奖成果的推广示范效应,目前建设经费使用118.22万元。其中大学生艺术节项目受益学生最高达到2万余人次。会议议定了2024年经费预算,进一步建设美育大讲堂等16个普惠性“五育”项目。

三是狠抓资源建设。各专业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明确和突出了“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要求美育类课程须选修2学分,体育类课程在必修4学分的基础上再选修2学分,劳动教育课程必修2学分。加强劳动课程建设,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第一课堂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开展浸入式劳动教育。推动形成“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日常锻炼+体育竞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贯通式的体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强化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艺术审美能力类、身心健康能力类、劳动创造能力类等课程类型,形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发美育体育劳动教育课程资源,20239月以来,新增开设具有西北师大特色的线下“五育”类通识教育课程10门,引进优质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慕课130余门,打造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特色通识课程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优化升级信息化考核平台APP2.0版的各项评价功能,落实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发展性学生“五育”评价。人工智能助力“五育”并举建设。

  四是推进“五育”教材建设。立项支持“五育”特色教材,以“五育”教材建设助力学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2022年立项建设《敦煌壁画临摹》《中国美术概论》《大学体育教程》《大学生美育与礼仪教育》《歌唱正音及舞台语言的训练和艺术表现》《敦煌舞创作》等12部“五育”特色教材的基础上,202310月又立项建设《敦煌乐舞概览》《当代劳动技能与智慧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等5部“五育”特色教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