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网站!

新文科 | 体育学院2023年新文科建设工作总结

作为传统文科和基础学科,体育学院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甘肃省高校新文科建设“十项行动”以及学校新文科建设的具体部署,以“四新”建设为抓手,不断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新文科体育学院在2023年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将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获得新成绩


  1. 学院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85.79%,年底达到91.88%,其中研究生100%,位列全校第5

  2. 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方案,突出学训结合、学练结合、学赛结合、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3. 大学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增开体育舞蹈、交谊舞、气排球、轮滑、滑板、旱地冰壶、跆拳道、女子防身术、花式跳绳、射艺等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完成全校  15291  名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包括知行学院  993 人)。

  4. 《运动生物力学》课程获批省级线下一流课程,《篮球》课程获批省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学院新上线5门精品课程;5.推进课程思政和学校教改项目建设各10项。



二、学科建设获得新收获


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指导下,我院对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增加了跨学科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了课程内容的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 扎实做好新一轮体育学一级博士学位点申报材料上报工作;

  2. 完成体育学一级学位点周期性评估工作;

  3. 全年派出46名教师参加国内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4. 学院师生34人论文入选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交流,组织参加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三、科研工作进展


在科研方面,我院教师积极开展新文科研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此外,我院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甘肃省社科项目1项,甘肃省体育局项目6项;

  2. 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各类高水平学术论文23篇;

  3. 举办“普及·促进·提高: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研讨会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优秀作者座谈会。

四、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1. 学院1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人入选陇原青年英才;

  2. 学院1名在职教师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3. 学院1人晋升教授、2人晋升副教授,1人晋升讲师;

  4. 学院3名教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3名教师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

  5. 引进紧缺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师5名;

  6. 聘任9名普通教师为学院内设机构负责人。

五、训练竞赛取得新突破


  1. 参加甘肃省第五届大运会,荣获金牌53块、银牌40块、铜牌35块,打破纪录6项,学校荣获“校长杯”和“体育道德风尚代表团”称号,团体总分第一,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2. 承办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甘肃赛区选拔赛,组织全省大学和中学生代表队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决赛阶段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2. 组织参加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取得了212铜的优异成绩;

  3. 组织参加2023年全国技巧冠军赛,取得了31银的优异成绩;

  4. 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获得全国冠军,首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突破。



六、社会服务取得新成就


  1. 顺利完成了6051名考生参加的甘肃省体育高考工作;

  2.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张俊副书记完成驻村帮扶工作,马强老师到礼县驻村,党委书记

3次入户看望慰问孤儿;

  1. 20231229日,我校中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培训项目”,项目金额100万元;

  2. 持续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计划及“中华武术进校园”活动,惠及71市,360余所中小学校,师生40余万人;

  3. 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爱运动大篷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4. 持续开展教师子女体育中考义务辅导工作;

  5. 260余名师生承担兰州马拉松、国际乒联WTT兰州分站赛、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中西部篮球联赛等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


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面向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新文科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交叉融合;二是加大科研力度,提升学术水平;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四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新文科体育学院在2023年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阅读: